肿瘤标志物PG与胃癌
Tellgen
2018-03-08 14:22:31 阅读量:15895
亚洲是胃癌高发的地区,各国的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可是疾病预后的差异却惊人。中国新数据显示每年有68万新发病例和50万死亡病例,五年生存率不足30%,而日本和韩国的五年生存率数据竟高达90%。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疾病预后的巨大差异?是先进的治疗技术,高超治疗手段或神奇的治疗药物吗? 实际上日本只是把血清学筛查写进了指南。
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将血清胃蛋白酶原(PG)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标志物纳入胃癌的早期筛查,成为“血清学的胃活检”。通过国家法律的指导,利用血清PG进行大面积人群普查,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实现早诊早治,有效的降低死亡率,胃癌五年生存率达到90%。
PG可反应胃粘膜功能及病变部位
PG是胃特异性产生的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有1%分泌入血,可在血清中检测到。有两种亚型,即PG I和PG II,PGⅠ由胃底和胃体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分泌,而PGⅡ可由全胃包括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产生。
PG的分泌受到胃酸的影响,慢性胃炎胃酸分泌增高,PG I水平升高。出现胃黏膜萎缩时,PG I水平降低,随着胃炎的进一步加重,胃主细胞减少,PG I水平进行性降低,而PGII水平相对稳定,从而使PG Ⅰ/Ⅱ比例降低。PG的血清水平变化可以反映出胃蛋白酶分泌,提示胃部病理状况的范围及程度,因此监测血清PGI、PGII可反映胃黏膜进展至萎缩性变化及胃黏膜的功能状态。
PG是胃癌早期筛查的特异性血清标记物
近年来国外临床研究提出慢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一化生性胃炎一胃癌的病变模式,其中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癌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PG作为萎缩性胃炎标志物,且具有非侵入性、快速、便宜等特点,可以作为胃肠镜检查前的胃癌初筛的血清学方法。
2014年版的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中明确规定将胃蛋白酶原纳入胃癌高危患者筛查项目中。
对于筛查指标,我们通常用敏感性和特异性来评估。敏感性越高,漏检的就越少;特异性越高,误诊的就越少。 而对于肿瘤血清学筛查指标,还必须关注它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特别是阴性预测值。PG作为一个优异胃癌早期筛查指标,其阴性预测值达到99%-100%,可以在大规模筛查中安全排除正常人群。
PG联合幽门螺杆菌(Hp)检测,有效评估胃癌风险
肠型胃癌发生的多步骤假说已被普遍接受,Hp感染也是通过这一过程导致胃癌发生。
Hp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病变程度加重导致胃黏膜萎缩,最终发展成为胃癌。
Hp感染会影响PG水平的分泌,同时检测两者有协同作用。Hp长期持续感染,进一步刺激胃主细胞PGI的合成和分泌,而PGⅡ主要由成熟腺细胞产生,且分布范围广,与癌细胞分化关系不大,PGⅡ水平变化不明显,相应导致PGI/PGII比值水平下降。因此,联合检测PG和Hp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风险分层,进行不同干预和治疗。
PG可帮助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
Hp已被确认是人类胃癌致癌原,根治Hp感染是治疗胃部相关疾病的重要步骤。传统检测Hp的C13呼气试验需要在治疗至10周左右才能进行检测,限制了其临床应用。Shirai N.等报道了PG可早在治疗4周后,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评价。根据不同的治疗前PGI/PGII的比值,参考不同的ΔPGI/II比值作为Hp感染根治成功的截断值。
ΔPGI/II比值=(治疗后PGI/II比值 - 治疗前PGI/II比值) / 治疗前PGI/PGII比值
PG可监测胃癌复发和转移
胃癌切除术后,特别是全胃切除患者,患者的血清PG Ⅰ、PG Ⅱ水平明显下降,甚至低至至很低水平。这时,癌细胞分泌的PGⅠ、PG Ⅱ含量变化会影响血清PG水平。有研究发现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胃癌复发时血清PGI/II 比值高于手术。胃癌复发患者PGI和PGII升高程度与腹腔淋巴结转移范围相关。因此胃癌切除术后,PG水平升高及比值变化可以帮助评估复发和转移。
PG筛查结果判读
对于PG筛查阳性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PG I和PG II水平。部分慢性胃炎病人有可能出现PG I<70 ng/mL,但PG I只反映胃体的萎缩状况,不反映全胃的萎缩状况。如幽门端发生萎缩出现胃底腺幽门腺化生时,PG I仍有可能处于正常范围内而PG II水平升高 。因此,单独进行PG I或PG II的检测,对于萎缩性胃炎的判断意义不大。
综合PGI水平及PGI/II比值可以更好的用于判读筛查结果。目前普遍认可的标准为:PGI ≤70 ng/mL并且 PG I/II比值≤ 3,阳性人群通过后续内镜检查进一步确诊。
对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能够让胃癌患者早期治疗比例提高,从而减少胃癌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PG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适合大规模的普查和体检,可识别和防治胃癌前病变,辅助胃癌早期筛查诊断,监测Hp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评估。
来源:检验医学与临床